top of page

月影的幼兒教育之旅

老師的熱心、精神、內在節奏是一縷陽光

Untitled

        2007年是我第一次走進主流幼稚園當普通話老師,當時一個班20幾個孩子,我還很記得教室裏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,我進班時,班主任都會大聲喝斥小朋友要他們安靜,當時我心裏也受驚了,也跟著安靜下來開始教課,每次都要用了各種遊戲讓孩子學會讀課本裏的詞語和句子。當時最讓我困擾的是怎麼可以不喝斥小朋友,他們都能聽到我說話呢?然而我有幸遇到了學校的胡主任,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給我改教案,提醒我上課時注意的地方,還讓我聽她上課,我最欣賞她的是每天她都精神滿滿,不慌不忙,還帶着一顆熱心來上學,這是讓我看到幼兒教育的一縷陽光!可惜的,在我任教的第二年,這縷陽光消失了,胡主任離職了,我堅持再教了一年,但還是看不到光明,我也就離職了。

教育是一場訓練,還是發現自我的人生旅途?

772537B5-BC0C-4948-9A53-E12C2B6B607E.jpeg

       當我來到了另一所主流幼稚園當主班老師時,一個教室可以分為三個小區域分別教授三門語言(廣東話、普通話、英語),有唱歌的、有遊戲的、有看電腦故事的,但孩子真的能聽到老師說的話嗎?在這裏每天下課後繼續開會、批改作業、準備課本、製作教具、活動佈置,晚上七、八點才回家,我當時也是20幾歲的年輕人,但這一年我卻一直生病,一年的時間好像做了兩年的工作,除了覺得在趕時間,剩下的就是疲憊的身心。這裏的孩子是在一個個表演和比賽中升班的,他們的大肌肉活動是由外聘的導師任教的,都是被設計的體能活動,他們自由玩耍的時間幾乎沒有。

教育需要什麼?

IMG_4925.jpeg

       我來到一所幼稚園面試,校長問我:「你覺得教孩子最重要是什麼?」我說:「愛心和耐心。」這是我當了幾年幼師後最大的體會。校長很認可我就馬上請了我。我任教第一年,記得孩子們都很喜歡我,見到我就叫我,過來抱我,滿滿的愛填滿了我的心。當時我遇到了一位情緒不穩定的孩子,媽媽很擔心,我就每天陪著他一起說說自己做得到的事情,讓他對自己更了解,相信自己的能力,最後我抱着他說:「我愛你!」他就這樣堅持了整整一個月,情緒也慢慢穩定下來,更有自信,而第二年校長就推薦我當中文科主任,我邊做邊學,日子過得很充實。

我們的聲音呼喚起孩子的心魂

IMG_5043.jpeg

       幼兒教育的路上,我一直用普通話任教,直到有一次我遇到了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教聲音美學,這時我才發現聲音的吸引力,它讓我在教學時用自己最真實的聲音給孩子唱歌和講故事,瞬間整個教學的過程也都美麗起來。我放下了香港幼師的工作,決定赴京去學播音主持。當我回港之後就到了一家國際幼稚園當主班老師,認識一位很有活力、熱愛小朋友、聲音悅耳的主任,她也是小班的主班老師,她班裏二十幾個孩子,一個助教,只要她開口說話,每個孩子都靜下來,連我也想聽她說話、講故事、唱歌。每年幼稚園的聖誕音樂會,主任都會邀請我當主持人,因為她喜歡我的聲音,然而我也喜歡這份工作。

孩子遇上華德福

39CF916A-A4A0-4E41-B7D4-078264A97A27.jpeg

       當我生下了孩子以後,我就決定當全職媽媽。我曾想過讓孩子到我以前教過的幼稚園上學,但一回想起孩子天天寫很多作業,老師們筋疲力盡,導致情緒不穩定的時候,就放棄了這個念頭。就在孩子一歲半時,偶然發現了香港有一家華德福幼兒共學團,看孩子玩耍的照片跟我以往的幼稚園完全不一樣,在大自然下玩沙、玩水、種植,當時我就約了那裏的老師去試課,一進教室看到的都是木製傢俬、玩具,孩子們自由玩耍,老師不干預,家長們卻輕輕鬆鬆地聊起天來,待在這裏我覺得很自在,很舒服!就這樣我決定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滋養著他。

愛是教育的光芒

F9C3DDBE-0708-4476-860E-48D7EFBACEDB.png

        每天帶着孩子去華德福共學,我自己也跟著他一起共學。老師定期開讀書會,讓我更了解華德福教育,更認識孩子和自己。在老師的支持和鼓勵下,我開始當上助教,還到他們的小學組當上戲劇老師;老師說:「只要好玩就可以了!」對比主流學校,華德福教育真的很重視「玩」,而且是自由玩耍,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尊重孩子。在那裏我很記得一個九歲的孩子,讀寫方面他需要給予支援,但我特別喜歡他,他真實、純潔、有創意,他喜歡變魔術和畫圖,非常細膩!在他即將離開的時候,我們相擁在一起,眼睛裏泛起了淚光,我感謝在華德福教育的路上遇到了充滿「愛」的孩子、充滿「愛」的課程和環境。

​天使給了我們一個名字「心蕊」

85c83b9a-a388-477c-bdcd-4005cbdb5774.jpeg

        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華德福老師,我開始了華德福的師訓;每次走進教室,都感到了一束光照耀着自己,每一天的師訓都會讓我成長,導師說:「我們是在生活中體驗着人智學。」


        記起兩年前,共學團的地方被業主停止租約,在我非常艱難的一夜裏,我的腦海中突然浮現了「心蕊」的三顆心和這個名字,然後我就鼓起勇氣,決定延續屬於孩子的共學生活,創辦了「心蕊華德福花園」,與充滿活力、堅毅和決心的家長們,一起創造一個又一個有愛的故事,滋養著心蕊的花園,也照耀著我們的每個人的心魂⋯⋯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