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哲哲的故事

對華德福教育的認識

微信图片_20230505192309.jpg

        在現今的社會裡,很多成年人面臨著各種生活上的問題,無論是心理上的還是實際生活上的挑戰,都好像不知道自己是誰,無法活出真正的自我。這讓我們不禁反思,成長的過程究竟對我們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?成長真的只有一種方式嗎?我們認為華德福教育作為一種創新的教育理念,為孩子的成長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。

        我們認識的華德福有比較綜合的教育理念,強調孩子從生活中以自然的方式學習學術知識,注重培養創造力、想像力和實踐能力,並且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。

         我們了解華德福教育在幼兒時期,小手肌的發展並未適合進行寫字操練。相反地,透過繪畫、手工藝、蜜蠟形塑、家務勞動等活動,孩子能夠在自由和愉悅的氛圍中,自然地發展手部協調能力和細緻度,從而為將來的寫字做好準備。華德福教育強調學習的過程應該是有機、自然和具體的,這樣才能夠真正激發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能力。

        然而華德福教育更重視孩子在生活細節上和心靈成長的養成。從飲食習慣、教室環境布置,到融合自然、藝術、手工藝等多元化的課程安排,華德福教育都在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成長和學習的空間。當小孩能夠更全面地發展自己的潛力時,在未來的生活和職業中就更成功地面對挑戰。他們在整體發展內在及身心靈的過程中,將能培養成為一個具有自我及尊重身邊所有事物的人。

        華德福教育與我們自小成長接觸的傳統教育完全不同;華德福教育鼓勵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,讓家長也能體會到更多學習的樂趣,彷彿重新回到了童年。

        我們每個月都會與孩子一起參加活動,如户外日、慶典及親子活動等等,這些共同成長的體驗,不僅讓家長和孩子建立更緊密的情感連結,更讓我們了解到孩子的成長和需要,培養孩子的安全感,學校、父母和孩子自己一直都在一起,這樣她就能安心地去表達和建立自我。

        我們每個月都會參加讀書會,除了對孩子的感官發展、情緒、氣質、生活和環境的需要認識了更多以外,還學會了作為家長,自身的進步和提升才是最重要的,先了解和看清自己,處理自己,才能客觀和正向地去教育孩子。

        我們很欣賞華德福教育深知每個生命都有其獨特的軌跡,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老師很着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和心靈需要,會時刻觀察和感受孩子的變化,並每一天都會和家長保持聯絡,仔細地告知家長們當天孩子的發生的事情,一是讓家長很放心,知道孩子發生的事情,二是會清楚地知道我們如何和老師配合,讓孩子的身心都健康地成長。

        而華德福教育是非常尊重孩子的個性和發展的,讓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,活出真正的自我,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再受到單一的標準束縛,自由地去探索世界,發揮潛能,真正知道自己是誰。

哲哲的變化

IMG_9239.jpeg

        我們的孩子是一個很需要陪伴、也容易缺乏安全感的小朋友,所以我們作為父母知道,親子的陪伴尤其重要。記得孩子三歲時入讀心蕊華德福之後,僅花了兩週的時間就已經適應了那裏的環境,她充滿了安全感,感到很舒服,所以也十分願意獨立去上學。之後的日子,我們看到她對環境的安全感和適應能力都在增加,比如面對其他家長,她從以往只觀察,到現在會自然及主動地與他們交談,簡單的幾句就能看出來她意識到自己當下的感受,也在足夠的安全感和恰當的空間環境下,有信心地表達自己。

        孩子上學前完全不會聽說普通話,因為我們的母語是廣東話,但在心蕊共學一年半以後,她已經可以用普通話與台灣和內地的朋友們說上話,不僅僅是一句話,而是一句接著一句地說下去。

        還有,她現在很清楚和相信自己的能力,包括在家裏做的事情中,都會親力親為,像各類維修、單車維修、傢俬安裝等等,她都會主動去做,要求參與工作,當中遇到困難,如螺絲擰不進去,她也不會放棄,會問爸爸有什麼其他的方法。她還會鼓勵我們和傭人姐姐都要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得到的。

        現在她對健康和不健康的食物有了概念,一是因為心蕊的餐單都是經過老師的篩選,都適合孩子的身心健康,二是因為老師和家長一直有著緊密的溝通,所以她現在會看食物標籤上的括弧,嘗試認識食物,意識感強;她會尊重食物,知道哪些食物真的需要,並且會把自己碗裏的食物都吃完。

       在心蕊華德福的日子裏,孩子能說出我想怎麼樣,不想怎麼樣,表達的能力是明顯地清晰和明確的。

華德福教育對家庭的改變

e3357f40-0388-4422-a5ce-c862ea6a5285.jpeg

        華德福教育除了教育孩子,也教育了我們一家,包括傭人姐姐。我們現在更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會有着不同的發展,尤其是情感的發展,有時我們都帶着疑問和不安,她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行為,然後我們就會向老師請教,我們學到的方法都是有效的,而且所有方法的背後都帶着愛、和平和舒服,孩子是感受到的。我們都學會了慢慢地觀察孩子,尊重孩子,把學會了的知識,去考慮及了解她行為背後真正的需求,因此我們比以前的思考更細膩,在給孩子足夠的表達空間時,完全地信任她。

        雖然我們已經有比較多的社會閱歷,但仍然發現自己的不足,以前我們覺得孩子的行為是她的問題,但現在知道大人的行為是會影響孩子的行為,而且可以是非常大的。我們要更多地去學習,關注自己的成長,學習孩子的發展,考慮孩子的需要,才開始處理問題,進行教育。

        由於華德福教育給我們一個全新的概念,而傭人姐姐卻是孩子其中一個重要的照顧者,所以我們一直與姐姐在建立信任的關係,創造良好的氛圍,再慢慢滲透一些華德福的理念,好處是我們的教育達到一致性,讓孩子身心穩定,同時也讓姐姐學會了講故事的方法、了解孩子生活的節奏,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的方法等等,華德福教育創造了一個充滿愛和舒適的家庭氛圍,姐姐是感受到的,她更願意為我們的家庭付出,而且她覺得學到的方法都是有效的,使工作更加輕鬆。

        在華德福教育下,我們一家人都更重視孩子的飲食習慣、生活節奏和環境的設置,包括窗簾、玩具、燈光等等,我們都根據孩子的需要,去創造溫暖及有愛的環境給她。

        還有,我們和老師的關係非常密切,會經常溝通,一起參與活動,孩子也都知道的。有時假日,我們老師和其他家長孩子們會相約見面,大家的連結培養了孩子的安全感,使心蕊、家庭和她自己都成為了一體。

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

80eda2f7-f331-4b3f-b366-712bb3837f83.jpeg

        記得有一次,孩子說:「這個房間是爸爸媽媽的,這個房間是姐姐的,那我的呢?」這句話看似簡單,但在華德福教育下,我們意識到孩子說的這句話都是有心靈和對環境的需要,所以我們考慮著把爸爸工作的書房打造成孩子的睡房;我們先問孩子的想法,她表示很願意,我們再問了老師的想法,她說是可以的,所以最後決定開始設計孩子的睡房。華德福教育讓我們知道共同工作的溫暖和連結,因此在清理書房的物品、購買油漆、傢具購置等我們都與孩子一起討論,孩子能說出自己的想法,如油漆的顏色;而老師也根據對孩子的了解和發展需要,給了我們一些建議,讓我們也能在家給孩子提供合適的環境。當傢俬的安裝,如桌子、椅子、櫃子和床等,孩子的參與度都非常高,擰的每一個螺絲、木板拼接的過程、褥子搬運等都進行了分工,大人負責細小的安裝,孩子負責傳遞物品,整個過程她都是非常投入的,房間是我們一起創造出來的,這是我們在華德福共學的時間裏,了解到過程比結果更重要,不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她睡房的設計,而我們更重視素質,過程中我們共同努力,建立起親密的關係。

        當她的睡房已經完成所有的工作時,我們又會考慮怎麼陪伴她,怎麼讓她慢慢過渡到能自己睡覺,我們都問過老師,老師表達很具體,包括家長陪伴的時間、傭人姐姐的配合等,都需要一致和穩定。孩子從開始覺得不習慣,因為房間的一切都是新的,與以前爸爸媽媽的房間和在客廳玩耍時的氣味不大一樣,所以她曾說過要回我們的房間睡覺去,後來我們又問了老師,老師提醒我們需要與孩子和她的房間建立安全、溫暖和愛的關係,多陪伴孩子在自己房間玩耍,因此我們努力創造共同的時光,過了一段時間後,她現在會說:「這個房間是我的,睡覺我就要在這個房間裏。」我們都看到孩子的安全感和對房間的熟悉程度已經在慢慢地提升了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