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智學

人智學(Anthroposophie)稱「人類心靈智慧學」。Anthroposophie 源自希臘文,Anthropos 指人類,sophia指智慧。人可以發展更高的心靈能力,並藉此達到超高的智慧。
魯道夫•施泰納(Rudolf Steiner)出生於1861年,在他8歲時開始感知到看得見的物質世界與看不見的精神世界同時存在。後來他父親的工作使他到維也納生活和讀書,9歲時他從幾何學的書本裡找到他對於精神世界存在的依據。11歲時他在歷史課上看到康德哲學的幾頁書,再次證明人類在現實世界中存在的精神層面。後來他在維也納科技大學裏,一直反復去考證人類是依靠精神感知去進行思考,發展出了屬於史代納自己的真理知識理論。當他編輯有關康德的自然的著作時,發現歌德是一位以精神層面去感知自然界,但在著作裏卻沒有展現出來,因此史代納編寫了《歌德世界內隱知識論》和《科學家歌德》來重新闡述了自然科學的理論。27歲時他從愛德華·馮·哈特曼(Eduard von Hartmann)身上發現人類的道德的規範下,如何解決人類的自由。當他搬到了魏瑪時,他把自然科學的精神本質寫在了《真理與知識》一書裏。雖然他的自由哲學觀並未受到大眾的認可,但在他33歲時出版的《自由哲學》已經打開了精神世界的一扇門。之後的幾年,他搬到柏林去為一本文學雜誌做編輯,把自由哲學的觀點寫在雜誌上。他又增加了講課的活動,這樣都是為了增加對精神世界的理解,以及對自由哲學研究結果的呈現。50歲後他對就開始把這些精神本質體現到其他的領域上,如藝術、建築、農業、教育、優律思美、醫學等,在了解人類之中,把精神的世界融入到社會的生活中。在他64歲臨死前創辦了人智學,發展出另一個隱性的,內在自由鬥爭的精神世界。
華德福學校的發展和理念

1919年4月,R. Steiner參觀了位於德國斯圖加特的華爾道夫捲菸廠。由於當時經濟、社會和政治都受到戰爭影響,他就進行了一場社會運動,向工人們提出了社會、政治及文化生活的變新和組織社會的必要性,並為公司員工的孩子建立了第一所華德福學校。華德福教育是為人類及其意願、感覺和思想提供適當的環境以達到最佳程度的真正自由。
根據德國「自由華德福學校聯盟」(Bund der freien Waldorfschulen)的統計資料顯示,全球華德福學校共計已有 1,039 所,約 2,000 所的華德福幼稚園,629 所特殊教育中心,及 60 所師資培育學院。